祭祖的觀念是將死人的世界看成活人世界的延續,所以才會認爲死人也需要吃喝玩樂,並試圖滿足他們的需求。既是如此,在祭祖之前,祭祖的人必須先調查清楚祖先現在在哪裡?在什麼樣的世界?才能針對他們的需要來供應。一般來說,臺灣民間認爲人死後有三個去處:
1. 陰間
人死後在陰間等候家人的超渡,然後轉生輪迴。在陰間一切衣食住行育樂都得由陽間子孫藉著祭物,焚燒紙錢、紙屋、紙汽車、紙信用卡、紙大哥大…等來供應,並且還可搭乘陰府列車「觀落陰」探訪過世親人,與他交談,向他請教問題。這種觀念與作法有許多令入不解的地方,試想,過世祖先都得子孫供應才得溫飽,他們都自身難保,如何保佑、賜福子孫呢?祖先若一直在陰間需要我們的祭物,那豈不表示所做的超渡、法會、功德都無效嗎?否則道士招魂上來的,絕對是「假貨」,不是「真人」。還有歷世歷代那麼多的祖先,沒拜到的祖先一定比拜到的多,若是「拜到的給你保,沒拜到的向你討」,你能滿足他們全部的需求,受得了他們的騷擾嗎?
2. 輪迴
過世祖先有幸被超渡成功輪迴去了,那麼根本就不需要再「祭祖」了,不是嗎?事實上'祭祖與輪迴是衝突矛盾的,祖先若輪迴轉世,那麼不管他輪爲人或動物牲畜,他已重回陽間,有他的新家,有他的生活領域和覓食糊口的本能,哪需要我們的祭物、冥錢?我們當中有誰收到「前世子孫」的祭物、汽車、別墅呢?用雞鴨魚肉來祭祖,而這些動物也是亡靈轉世投胎的,那豈不是用「祖先」祭「祖先」嗎?這太野蠻、太可怕了吧!還有祖先不知輪爲哪一種族的人或哪一種動物,你一律用中餐給他們吃,他們會習慣、喜歓嗎?如果輪爲美國人,是不是用麥當勞的漢堡來祭較合適;如果輪爲動物牲畜,用飼料、青草來祭拜一定比山珍海味更受歡迎,不是嗎?若輪爲非洲人,那可就麻煩了,你知道他們吃什麼嗎?到哪裡買非洲食物呢?
3. 神主牌
祭祖的人往往視神主牌爲祖先的化身,祖先就在神主牌裡。將神主牌視爲祖先祭拜,事實這又與輪迴矛盾。若祖先已經轉世投胎,勢必改名換姓,輪迴成爲別人的祖先,那麼他怎麼會在神主牌裡呢?神主牌若當紀念物來思念還說得過去,若當成祖先來拜,這祖先在輪迴裏已是別人的再生祖先,早已不在這裏了,你拜他有什麼意思呢?
三、你希望死後去哪裡?
每個人都期待死後有永生,人若沒有永生,我們爲死者所做的一切追思儀式都將失去意義。然而很遺憾,除了基督教的信仰,卻沒有一個宗教很明確提供人永生的應許。
我曾問許多的長輩,當你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,你知道你要去哪裡嗎?你有把握一定會去那裏嗎?你拜了一輩子的神明有沒有爲你預備住處呢?很遺憾,除了基督徒,沒有人能肯定回答這些問題。
若說死後是下陰間或上西天,卻還需要陽間子孫供應食衣住行育樂,否則就饑寒交迫難以渡日,很明顯,這絕對不是一個令人嚮往、値得我們去的「極樂世界」。這就像出國旅行,旅行社爲你安排的大飯店,不但需要你自己預備交通工具、傢俱、寢具、遊樂器材、餐食、水果…等,而且還要子女不斷空運給你,你會去住這種飯店嗎?
若說死後是進入輪迴,那也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,反而是更痛苦無奈的事。根據佛教的說法,人死後進入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羅、畜牲、餓鬼、地獄等六道輪迴。在這六道中,只有「天道」比「人道」更「好命」,留在「人道」的人不見得會比現在更好,其餘六分之四則是更淒慘。而進入「天道」的人並不保證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,因他有一天還是要結束「天人」的生活,再進入六道輪迴,如此過慣神仙的日子,再回到凡間世界,豈不更悲哀。更何況,不管你在哪一道,都得不斷面對死亡的恐懼,死後的惶恐,你必須無止境的苦修。如果你有幸達到佛教的最高境界——脫離輪迴,進入涅磐,那更沒有所謂的「極樂」可言,因進入「涅磐」是指進入成空化無的境界,靈魂從宇宙中消失,因此就不必再進入輪迴了。顯然,這是一種靈魂永遠的滅亡,與親朋好友永遠的訣別,如此,何樂可言呢?這完全沒有永生的盼望,反而是永不超生。總之,輪迴是無奈的,必須不斷面對死亡、恐懼,它更是將我們將來與過世所愛親人相聚的期待與美夢完全打碎了。因在無限多的生命數中,要輪迴在同一年代、同一家庭的機會實在微乎其微。
在所有宗教信仰中,唯有基督教給我們明確永生的應許,這「永生」不是指今世的長生不死,或舊有敗壞生命的延續,也不是帶著罪永無止境的輪迴,更不是在陰間每天煩惱吃穿問題,擔心子孫是否有祭拜。主耶穌應許我們「信的人有永生」(約六47),這「永生」是指今生罪得赦免、重生得救,與上帝恢復父子的關係,死後靈魂得救,回到阿爸父神爲我們所預備的天家,享受永遠的福樂。上帝所應許的永生至少有三樣恩典:
1. 耶穌預備住處
耶穌說:「你們心裏不要憂愁…,在我父家裏有許多住處,…我去原是爲你們預備地方。」(約十四1-2)沒有一個神明爲我們死後預備住處,唯有耶穌爲我們預備住處,使我們免入輪迴,不受風寒、不愁吃穿、不必擔心子孫祭拜與否,因有愛我們的父神供應我們一切的需要。
2. 耶穌引路回家
耶穌說:「我若去爲你們預備了地方,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。」(約十四3)臺灣民間人死後,馬上請和尙、尼姑、道士前來爲死者招魂引路,但他們都不曾死過,更不曾走過陰間或西天的路,如何爲人招魂引路?唯有耶穌基督祂從父神來,祂曾經歷死亡,並且死而復活,祂走過那條路,因此只有祂能帶領我們回到父家。
3. 耶穌應許團圓
耶穌說:「我在那裏,叫你們也在那裏。」(約十四3)臺灣百姓對親人過世常哭得死去活來,不捨之情表露無遺,多麼盼望將來還能在一起再做夫妻、父子、母女…只是,在輪迴的觀念裏,要輪爲同一家人的機率根本就是零。然而,主耶穌卻應許我們,將來我們不僅永遠與主同在,我們同信的人也將團圓在一起。
以上三種應許,符合國人的期待'又能滿足我們的需要,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嗎?親愛的朋友,你要成爲怎樣的祖先呢?你只在意子孫死後對你的祭拜,而不在乎他們生前的孝順嗎?有些孩子生前都不見得聽你的,,你有把握根本不認識的後代子孫一定會祭拜你嗎?將自己死後的命運、幸福、安息與否的決定權交在子女,甚至不認識的子孫手中,取決於他們是否祭拜、供養,這樣明智嗎?如果不幸沒有後代怎麼辦?爲何自己不在生前就做好死後的預備?爲何不在生前自己來決定死後的命運呢?耶穌說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,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。」(約十四6)經由耶穌的道路,我們可以認識真理,得到永恆的生命,回到父家永享安息。如此,我們可以免入輪迴,免淪爲餓鬼,免得打擾子孫,惹人害怕討厭。這樣一來,不僅爲自己著想,讓自己蒙福,更爲子孫設想,讓子孫高興,並且徹底解決祭祖的困擾,何樂而不爲呢?